机构预计,随着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国产算力在模型侧和算力芯片方面有望维持较好景气度
在人工智能需求增长、国产替代加速等因素叠加影响下,A股芯片公司业绩普遍增长。
万得(Wind)数据显示,A股共有82家数字芯片设计公司和模拟芯片设计公司(以下统称“芯片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合计金额、归母净利润合计金额分别约为1784亿元、17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约为26%、63%。
其中,67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超八成,其中11家公司增幅超五成;5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近七成,其中30家公司增幅超五成,16家公司增幅超110%。
公司层面,2025年前三季度,上述A股芯片公司中,(688270.SH)、(688728.SH)、-U(688256.SH)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位居前三,分别为5.98倍、5.19倍和3.21倍。
IPO排队芯片公司业绩,也受益于行业红利。已经过会的国产GPU(图形处理器)头部公司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均已超2024年全年数据。
另有数据显示,芯片公司后续业绩仍有积极信号显现。供给侧,2025年三季度末,超七成A股芯片公司存货金额高于2024年全年,相关公司纷纷增加供给,以期抓住这波红利;需求端,同期近六成芯片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长,客户打款意愿增强。
多家机构看好芯片国产化替代的机会。
“在算力紧张的局面下,科技巨头对AI(人工智能)芯片资源主导权的竞争日益激烈,相较美国科技巨头,中国科技企业摆脱算力依赖的需求更加强烈。”在银河证券看来,展望未来,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持续提升,同时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AI芯片国产化进程将持续加速。
近七成净利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A股芯片公司业绩普增。
万得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申万行业48家数字芯片设计上市公司中,39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超八成,其中6家公司增速超五成;3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六成,其中1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五成。
同期,上述数字芯片设计公司中,寒武纪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3.86倍、3.21倍,分居该细分行业营收、归母净利润涨幅榜第一位、第二位。
根据财报,2025年前三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16亿元。其中,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3倍至17.27亿元;归母净利润5.67亿元,相对于上年同期的1.94亿元的亏损金额,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下游需求旺盛、上游供应向好、持续拓展市场,是寒武纪业绩持续爆发的主要原因。”在看来,该公司前三季度46亿元的营收体量,接近此前公司“2025年全年实现营收50亿元-70亿元”的预测下限,整体来看,公司业绩在全年季度间稳健释放。
营收体量位居A股数字芯片设计公司首位的(603501.SH),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亿元、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35%。
资料显示,豪威集团业务由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构成,公司也是国内少数兼具半导体研发设计和半导体代理销售能力的企业。
模拟芯片设计公司业绩也表现不俗。万得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A股34家模拟芯片设计公司中,28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超八成,其中5家公司同比增幅超五成;2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七成,其中15家公司增幅超五成。
同期,上述模拟芯片设计公司中,臻镭科技、(688536.SH)、(688286.SH)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98倍、2.28倍、1.76倍,分居前三位。
臻镭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模数转换器)/DAC(数模转化器)芯片等产品,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亿元、1.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76%、598.09%。
臻镭科技管理层在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是卫星互联网核心芯片及元器件供应商之一,公司电源管理芯片、多通道一体化集成射频收发芯片、数字波束成型芯片等多款产品均已定型和卡位。
A股IPO排队芯片公司业绩,也实现大幅增长。
10月下旬过会的沐曦股份,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约9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7.23亿元的营收体量。
资料显示,沐曦股份主营业务为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的全栈GPU产品,并围绕GPU芯片提供配套的软件栈与计算平台。
沐曦股份表示,从行业整体来看,公司GPU产品市场空间广阔,尤其是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发展势头迅猛,而公司目前所占国内市场份额仅约1%,受益于加速国产替代的行业趋势,公司未来将拥有巨大的业务增长空间。“凭借技术优势和产品竞争力,公司产品已在人工智能下游各主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存量客户持续复购、新客户不断开拓,公司收入规模呈快速增长。”
IPO注册生效的摩尔线程,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02亿元,相对于2024年的4.38亿元营收大幅增长。2022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
摩尔线程称,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产品种类及应用领域的丰富、加深客户合作、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及迭代升级等因素。
未来业绩如何?
多家公司和机构对芯片公司未来业绩持相对乐观态度。
寒武纪预计2025年营收50亿元-70亿元,其2025年预计营收上限相对于2024年的12亿元营收,增幅约4.8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国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集成电路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寒武纪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在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 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了智能服务器等算力设备进入新一轮创新增长周期,在智能算力需求爆发的背景下,智能芯片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将持续进行研发创新,持续聚焦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领域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加速场景落地。”
陈天石进一步表示,考虑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市场对人工智能算力旺盛需求,该商业化场景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持续性收入。
臻镭科技管理层在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三大产品线项目订单持续、规模化释放,多个项目已进入生产与密集交付阶段,公司经营团队对2025年全年经营规模扩大充满信心。
位居2025年前三季度A股芯片公司营收第三位的(688041.SH),其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显示出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
海光信息《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草案)》(下称《草案》)显示,公司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2068.43万股限制性股票,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不低于90.25元/股。
根据上述《草案》,海光信息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业绩基数,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触发值分别为50%、90%、140%,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55%、125%、200%。上述业绩考核目标,不考虑激励计划有效期内新增资产重组等事项对相关指标计算的影响。
若海光信息未满足上述业绩考核触发值要求,则所有激励对象对应考核当年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全部取消归属,并作废失效。
对于公司在《草案》中披露的2025年-2027年的高增长业绩目标,海光信息管理层在10月的公司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与战略发展目标,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考核体系。“实现路径上,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以优化产品竞争力,深化行业市场渗透,推动资源整合降本增效,同时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多维度发力推动业绩目标落地。”
2025年前三季度,海光信息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95亿元、2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超50%和20%。公司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其中海光CPU系列产品兼容x86指令集以及国际上主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已应用于电信、金融等重要行业或领域;海光DCU系列产品以GPGPU(面向通用计算的图形处理器)架构为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应用领域。
上半年营收大幅增长的沐曦股份,手中仍有大量订单。截至2025年9月5日,沐曦股份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为14.3亿元,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主要包括、新华三等报告期内存量客户的复购订单,以及部分新客户大订单。“受客户货款资金筹集、下游招标进度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在手订单预计将于2026年发货和确收。”
业绩释放之际,芯片公司积极备货且客户的打款积极性也在提高。
万得数据显示,上述A股芯片公司中,2025年三季度末存货金额高于2024年数据的公司共计59家,占比超七成。
2025年三季度末,寒武纪存货为37亿元,相对于2024年末的18亿元,增幅超100%。在看来,公司存货增加为未来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期,A股芯片公司合同负债金额同比增长的公司为48家,占比近六成。
研报指出,AI无疑为产业性机会,大模型预训练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势必将带来大量算力需求。“国产算力龙头厂商预计将进入明确向上周期,估值业绩有望双双大幅提升。”
有机构认为,随着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国产算力在模型侧和算力芯片方面或将持续突破,有望维持较好景气度,展望中期,国产算力有望获得领先于海外算力的增长弹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