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再次宣称实现 “量子优越性——即量子计算机相较于传统经典计算机,具备大幅提升计算速度的能力。
这并非该公司首次提出此类声明。但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最新研发的 “量子回声”(quantum echoes)算法,有望解决包括分子结构推导在内的科学问题;理论上,该算法还可在另一台量子计算机上复现。
“这一算法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 谷歌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的量子计算实验室负责人哈特穆特・内文(Hartmut Neven)在声明发布前的记者通气会上表示。他补充称,谷歌乐观预计,未来五年内量子计算机将实现实用化。
然而,对于10月22日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这一 “量子优越性” 声明,部分研究者持谨慎态度。“其举证责任应更为严格。” 纽约大学量子物理学家德里斯・塞尔斯(Dries Sels)指出。尽管论文对各类经典算法的测试 “做得十分严谨”,但并未证明 “不存在更高效的经典算法”。“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撑如此重大的论断。” 他说。
另有研究者认为,宣称量子计算很快能实现实用化尚为时过早。“技术进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要说这能突然解决某个具有经济价值的问题,未免有些牵强。”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达特茅斯学院量子物理学家詹姆斯・惠特菲尔德(James Whitfield)表示。
谷歌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已向预印本平台 arXiv 提交一篇研究论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将该算法应用于简单分子研究。他们通过量子模拟预测了分子结构的某些特征,并利用核磁共振(NMR)测量验证了研究结果。但目前,该方法仅能应用于 “已可通过经典计算机高效模拟的分子”,例如芳香族液体甲苯。
“要将‘量子回声’算法应用于更复杂的系统,需要噪声更低的硬件,或能修正误差的技术 —— 而这些技术目前仍在研发中。” 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团队(位于德国慕尼黑)研究科学家汤姆・奥布莱恩(Tom O’Brien)在通气会上表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